夏雨研究生“赏”读会|谢承峯教授夏雨研究生读书会综述:《永不褪色的魔力——肖邦钢琴作品解析与诠释》

时间:2020-11-23浏览:498设置


2020年是肖邦诞辰210周年,肖邦作为19世纪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既有浓郁的波兰民族风格,又有高贵的诗人气质。他是整个音乐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


20201118日,受华东师范大学第七期“夏雨研究生读书会”的邀请,我院钢琴系谢承峯教授开展了一场关于肖邦钢琴作品解析与诠释的读书分享。他的讲解以”漫游黑白键—西方钢琴作品解析与诠释“为主题,围绕肖邦音乐与生平、肖邦演奏技巧的创新、肖邦音乐风格的诠释这三个主体部分展开。

读书会的开始,谢承峯教授对“何为诠释?”“诠释来自于哪里?”“诠释与音乐的关系”做了简要阐述。教授通过自己的生活及演奏经验总结出五个方面对于诠释的重要因素: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其他文化的知识与积累,还有与诠释有不可或缺影响的和声进行、特别和弦、曲式的发展等音乐理论和音乐史的学习,乐谱原始版本的研究,赋予原始创造性。也提及到对音乐风格的了解,促使学生对音乐表达更深入,对音乐的体验才会更深。所以理解音乐的风格或是理论对我们表演诠释是分不开的。同时谢承峯教授也从哲学诠释学的角度, 根据效果历史与视域融合两个部分强调:个体对音乐知识、体验、分析的已得认知会与对音乐的理解联结在一起,随着时间的发展产生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变化。并且作为音乐理解者,我们需拓宽自己的视域,将现在的视域与作品过去的视域结合,最终达到一个新的视域和理解。

随后进入了“肖邦”主题,谢承峯教授运用了他幽默的语言风格和具体的钢琴作品为我们介绍了肖邦与同时代音乐家的渊源,以及“没有恋爱的人弹不好肖邦”这句话的产生源头。同时也为我们介绍了肖邦偏爱的普莱耶尔钢琴,启示了对于如今在现代钢琴上演奏肖邦作品的我们,当诠释肖邦时需更为细腻的处理及全新思考。关于肖邦作品创作所受影响的讲解中,不仅体验到了肖邦类似巴洛克赋格似的多线条写作技巧,并且谢承峯教授也在现场邀请了一位声乐同学,合作演绎了肖邦《第三钢琴奏鸣曲》的第三乐章主题,让我们直观生动的感受到“歌唱”在肖邦作品中的重要性。

关于肖邦演奏技巧的创新观念方面,谢承峯教授亲自示范肖邦作品片段并与同学们从教授方法、指法、踏板的应用等方面展开讨论及分析,在钢琴教学方面,肖邦也是一位具有前瞻性的人物,对于手指的概念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对肖邦的指法设计的研读也为我们解读肖邦作品提供了“钥匙”。谢承峯教授还提到肖邦作品中创新的踏板使用,不仅限于“连奏”的应用以及依据和声概念的踏板应用。演奏技巧观念论及到的多方面都呈现了肖邦独特的钢琴演奏创造性应用。

最后,肖邦除了在演奏技巧上有独树一帜的创新观念外,谢承峯教授也讲述了肖邦音乐风格的独特韵味。看似简单而不见的新颖曲式设计、音乐不同体裁的融合、主调—中音调的创作手法、舞曲风格节奏与弹性速度的运用等都是肖邦风格诞生的重要元素。

在这场生动、体验感超强的读书会中,同学们不仅领略到了肖邦音乐的诗意与风度,委婉与轻柔,更重要地是带给我们许多的思考。肖邦在《演奏法草稿》 (Projet de méthode) 中提出许多钢琴技巧理论上的精辟洞见,启发我们对钢琴教学观念的思考;肖邦在《第二即兴曲》(作品36)与《第三钢琴奏鸣曲》中华丽风格及美声唱法风格的创作,启发我们对音乐风格的思考;肖邦在自身的弹奏中不断地展现出弹性速度的实际运用,启发我们对演奏诠释的思考……通过这样的读书分享,让我们对肖邦有了全新的认识。

 

 

撰稿者:赵淑娴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