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姚亚平《“主题”与“旋律”看浪漫主义前期大型器乐体裁的风格变化》学术讲座综述

时间:2022-06-14浏览:10设置


202268日(周三)下午三点,华东师范大学2022年百场校级学术讲座第21场暨音乐学院系列学术讲座(2021-2022),在腾讯会议平台如期进行。本场讲座由中央音乐学院姚亚平教授主讲,王刊老师主持。讲座题目为“主题”与“旋律”看浪漫主义前期大型器乐体裁的风格变化

本讲座为西方音乐风格史专题,姚教授从西方历史音乐学界对浪漫主义这段时期的大型器乐体裁的批评研究的视角切入,引用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十六章“浪漫主义”中的“浪漫主义风格音乐批评”(第501页)一节,探究将贝多芬作品作为当时西方音乐批评的倾向和标准的语境下,书写浪漫主义大型器乐体裁的作曲家们对作品“主题”和“旋律”的处理。整场讲座分三部分展开:理论基础作品实例研究风格变化阐述,全面分析了脱胎于古典的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语言范式和音乐整体结构的生成及大型器乐体裁的风格变化。




一、理论基础

姚教授通过解读保罗·亨利·朗和勋伯格在著作《作曲基本原理》中的观点,从术语学视角对“主题”与“旋律”进行了区分。他认为:主题是一种不完整,有内在的动力,理解成未来发生且具有抽象性;旋律则是完整,相对来说是静态存在的,理解成发生在当下且是直接的。

从时间的纬度回溯。古典主义语汇中“主题”基于核心地位,“旋律”是陪衬性的,音乐的发展主要从核心动机出发。浪漫主义时期,由于美学观念的变化,导致大型器乐体裁风格也发生变化,旋律则处在一个更核心的位置。在姚教授看来,浪漫主义时期发生的变化即是它自身表现性需要的,也是它自身的美学要求,它的风格变化是它主动选择的。

基于此现象,姚教授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两个主要问题:1.如何看待这一时期音乐,2.浪漫主义时期在突出抒情性的同时如何创作大型器乐体裁,如何在奏鸣曲式框架中塑造一种抒情性的戏剧效果。


二、作品实例研究

姚教授提出看待浪漫主义,不应该以消极的视角,应把浪漫主义时期体裁发生的变化看作是它自身表现性的需要,及它自身的美学要求。进而通过对浪漫主义前期大型器乐体裁具体作品中的“主题”与“旋律”两个层面的考量,分三点不同视角,关照这两者对音乐整体结构的影响,从而回答上述的两个主要问题。

1.通过主部主题变化,突出主部主题的抒情的歌唱性质,而非动机性

姚教授通过对舒伯特的作品:《未完成交响曲》第一乐章;《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D960的谱面及临响分析得出,此时期的部分大型器乐作品虽为奏鸣曲式结构,具有那个时代所需要的一种交响性和戏剧性的效果,但已改变了严格奏鸣曲式的某些程式,主部主题以“旋律”而非“主题”为主导,作品中的抒情性压倒一切,被歌唱的“旋律性”陈述主导。


2. 副部主题的主导型

通过对李斯特单乐章的类似交响诗的作品《b小调钢琴奏鸣曲》(1854)的分析,姚教授提出,该作品中中心后移,将重点放在副部的旋律性段落的方式,引发了奏鸣曲式的重大变化。浪漫主义前期,奏鸣曲式的传统框架发生改变,作品调性布局出现调整,呈现以副部为主主部为辅副部主题主导的样态。


3.副部主题的“倒装”再现

姚教授例举肖邦《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和柴可夫斯基《第六“悲怆“交响曲》两个作品,通过对临响的分析研究提出,作品中倒装结构的两种不同呈现方式:1.省掉主部主题;2.假再现,皆是为了突出副部在结构中的地位。这两部作品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偏向了抒情的副部主题,从晦暗到光明,从小调到大调,从发展性走向抒情性的叙述。


三、风格变化阐述

在对理论基础及具体作品分析解读的基础上,姚教授从“主题”与“旋律”的研究出发,阐述了研究浪漫主义时期大型器乐作品的视角和风格的变化:1. 中心化抒情性旋律,改变整体结构;2.为表现需要,调整奏鸣曲式结构;3. 关照浪漫主义对“旋律”追求;4. 让主部变得紧张和不稳定,为抒情性旋律的出现提供前提;5.听觉上三部性结构转为二部的轮替,突出作品的抒情性;6.曲式的变化既同表现性也同技术性相关;7.音乐永远具有社会学的意义。

最后姚教授提出后贝多芬时代大型器乐体裁将“旋律”置于中心地位时,如何处理结构是研究浪漫主义音乐面临的新课题。它需要以积极的目光,看到浪漫主义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新的特点,关注其创造性所在。


本次讲座得到了学界关注,华东师范大学及相关院校200余位师生在线聆听,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提问环节中,针对在场学者从术语学角度提出的“主题、旋律;主题、主题旋律”;从音乐分析角度提出的“乐章布局及影响展开”关系等问题,姚教授进行了详实而深刻的解答。讲座圆满结束。


撰稿人:高艺源

审稿人:王成伟 王刊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