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应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浙某部队邀请,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陈茹副教授带领学生团队赴衢州江山市为海军官兵献上一场慰问演出。活动以“军民同心·美育铸魂”为主题,通过五大篇章的精彩演绎,演出人员和现场1500位观众共同为祖国献上了赞歌。此次活动以艺术为载体,旨在弘扬军旅精神、深化军民情谊,同时践行美育与思政融合的教育理念,展现了高校艺术服务社会的使命担当。

本场慰问演出首先以山河图景开篇,以人文情怀为引线,将舞剧、音乐剧对唱、钢琴独奏、合唱等多元形式连缀其间,织就一副军民同心共建海防的美好愿景。

第一篇章“山月听涛”是对祖国山河的礼赞,由钢琴独奏《涛声》、《平湖秋月》与芭蕾独舞《沂蒙颂》组成。钢琴独奏《涛声》激昂澎湃,以鉴真东渡的坚毅精神,与海军战士的勤学苦练相呼应。

《平湖秋月》则以静谧旋律勾勒江南秋色,沉淀中华传统音乐之美。

芭蕾独舞《沂蒙颂》由景落回人民身上,重现革命年代的奉献与坚守,官兵们的掌声是对红色基因最真挚的共鸣。

第二篇章“古今争鸣”由师生创新编排了一场双人钢琴情景剧,从两人谁也不服谁的经典钢琴曲目“炫技辩论”,到共同完成四大名著影视中耳熟能详的歌曲。将“逗琴”过招,巧妙地化解为共坐论道。最后,两人以四手联弹结合诗歌朗诵《江山》的方式共谱和谐。琴声激荡间,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跃然指尖。


第三篇章“寸草春晖”聚焦人性光辉。但昭义的钢琴独奏作品《思恋》演绎了超越时空的师生情谊,讴歌了重师恩、晓初心的传统中华民族美德。

歌曲《心脏》选自中国原创音乐剧《蝶》,以双人对唱的形式叩问生命意义与唱响追寻。

现代芭蕾舞《白毛女》选段,别出心裁将钢琴四手联弹与舞蹈演绎高度融合,诠释了喜儿在苦难中对光明的渴望。

第四篇章“和光同辉”聚焦钢琴独奏作品,在张帅的《三首前奏曲》与陈怡的《阿瓦日古丽变奏曲》中,我们以中国视角诠释中西音乐交融,彰显文化自信,奏响了互利共荣的旋律。用“中和之美”、“中庸之道”的智慧,体现中华文明宏阔的胸怀。


第五篇章“同心同契”在部队官兵代表带来的独唱歌曲中开启,在华东师范大学学生与部队新兵代表的大合唱中完满收尾。为本次部队演出,应陈茹副教授约稿,上海音乐学院的刘奕成博士和王煁湡博士,根据海军部队新兵合唱队伍的特点,将刘奕成博士的原创作品《驼铃再响起》改编为结合独唱、重唱、合唱的多元表现形式。乐曲以驼铃意象勾连古今,以量身定制的合唱队形代表中国三军将士,并配置海军独有的旗语。此作品以浪花为幕,以涛声做和,将筚路蓝缕转化为星河璀璨的中华图景,象征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在军民同心共筑中迎接璀璨未来。

本次完美落幕的演出,是在校生和校友们的联合献礼,展现了华东师范大学音乐育人的深远传承,更串联起“启蒙—深耕—反哺”的育人链条,生动诠释了华东师大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琴键起落间,军民互动中,艺术的火花化作“团结如一人”的永恒誓言;古今对话里,文明交融处,美美与共的愿景照亮前路。
本次演出以艺术为纽带,将“军民鱼水情”升华为新时代强国强军的文化共鸣。师生以音符为剑、以舞姿为盾,展现了这场思政美育的落地——高校师生献礼海军官兵的不仅是护国卫家的共鸣,也是红色基因传承的见证,更是青年一代必将让家国使命薪火相传的坚定信念!

文稿:马书凝、黄婉晴
摄影:梁锦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