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5日,卡迪夫大学音乐教授、大学国际合作资深院长肯尼斯· 汉密尔顿教授应邀在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办了一场题为《李斯特钢琴音乐新探:其学生奥古斯特· 斯特拉达尔乐谱手稿遗存之重新发现》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为华东师范大学2025年度第87场百场校级学术讲座,同时被列为研究生院2025年国际知名学者大讲堂“AI赋能音乐与文化系列前沿学术讲座”。 由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键盘系承办,键盘系主任谢承峯教授主持。
肯尼斯·汉密尔顿教授以他在捷克伦伯克博物馆的发现为线索——李斯特在钢琴教学期间亲自注释的乐谱、对自己作品后期修改的手稿、以及一本详尽的关于李斯特的未出版的书籍,展开对李斯特音乐表演实践的深层思考。
讲座伊始,汉密尔顿教授演奏了李斯特晚期钢琴作品《圣多萝西娅》(Sancta Dorothea),这一阶段李斯特的音乐风格不再像早期时候那样宏大、炫技,而是转向更加内在的情感,对和声也有了一些新的思考。随后,教授向我们介绍了李斯特晚年培养出的许多优秀钢琴家们August Stradal(1806-1930)、Lina Ramann(1833-1912)、Artur Friedheim(1859-1932)、Eugen d'Albert(1864-1932)、Frederic Lammond(1868-1948)、Rafael Joseffy(1852-1915)等人。其中奥古斯特·斯特拉达尔(August Stradal)是李斯特晚年最亲近的学生之一,也是李斯特音乐的重要继承者与传播者,他曾编写《弗朗茨·李斯特回忆录》(Erinnerungen an Franz Liszt)一书,书中提到李斯特会亲自教授他认为天赋异禀的学生,并亲自为他们批注。
讲座重点介绍了斯特拉达尔的遗存,包括多部由李斯特亲自批注的乐谱,如《葬礼》《圣弗朗西斯行走在水波上》以及《第二钢琴协奏曲》等,这些谱面上留有指法、踏板标记甚至改写痕迹,均出自李斯特本人之手。教授通过演奏来展示李斯特在教学时并非完全按照原本的乐谱教学。此外,藏书中还包括李斯特晚期对《恶魔罗伯特的回忆》修订手稿、和由其学生奥古斯特·戈勒里奇(August Göllerich)抄写的李斯特改编的舒伯特《小夜曲》的华彩段,以及大量斯特拉达尔改编的许多未曾出版的作品。尤为珍贵地是,由斯特拉达尔与其妻子合作完成的一部五卷本、关于李斯特作品的未出版专著手稿也在其中。汉密尔顿教授特别强调,斯特拉达尔的妻子并不仅仅是手稿的整理者,更是手稿编撰的参与者。
汉密尔顿教授指出,这些新材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界对李斯特晚期钢琴音乐创作与教学的理解,也为19世纪末表演实践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目前,汉密尔顿教授正与伦伯克博物馆及布达佩斯李斯特纪念博物馆合作,对这些材料进行系统整理、编目与研究,未来有望推动李斯特作品演绎与学术研究的新发展。
整场讲座学术性与演绎性并重,既有深入的分析乐谱文献分析,也有生动的演奏示范,为在场听众打开了一扇窥见李斯特音乐世界的新窗口,推动了历史音乐学与表演实践研究新视角的发展。
撰稿人:张子涵
审稿人:谢承峯